各縣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加快推進我市羊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豫政辦〔2022〕115號)要求,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市場導向、政府支持、三鏈同構、融合發展,以“小群體、大規模”為主要路徑,建立健全現代養殖、飼草飼料、加工流通、疫病防控、科技支撐、現代營銷等六大體系,將羊產業培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
(二)發展目標。力爭到2025年,培育肉羊大縣1個、省級肉羊產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以上肉羊核心育種場1家,規模養殖比重達到91%,秸稈飼料化利用率達到30%,年供黃淮肉羊種羊達到2萬只,全市羊飼養量達到65萬只,羊肉年產量達到0.4萬噸。到2030年,羊產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全面建立,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構建現代養殖體系
1.建設良種繁育體系。立足黃淮肉羊新品種,支持種羊場建設,逐步建立“核心育種場+擴繁種羊場+商品羊場”三級繁育體系,推廣“企育+戶繁”模式,擴大黃淮肉羊種群規模,把浚縣打造成河南省重要的黃淮肉羊(種羊)生產基地。落實有關補貼政策,對按要求開展生產性能測定的種羊場給予補貼,對成功創建國家級、省級核心育種場的給予相應獎勵。鼓勵利用黃淮肉羊及進口品種對本地品種進行改良,總結推廣適宜本地的肉羊雜交生產模式,不斷提高母羊繁育率和育肥羊日增重。
2.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加快建設肉羊現代化養殖基地,重點發展年出欄肉羊3000只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健全場區建設、飼草飼料、疫病防控、糞污處理等標準化體系,提高標準化水平;推廣“公司+農戶”“集體(投資平臺等)建場、養殖主體經營”等模式,發展養殖合作組織,以大帶小,擴大養殖規模;引導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小規模養殖場發揮比較優勢,擴大基礎母羊養殖規模。鼓勵肉羊養殖場積極爭創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和省級“美麗牧場”。
3.培育肉羊大縣。支持浚縣立足肉羊大縣培育縣,圍繞黃淮肉羊擴繁增養,堅持政府引導、加工帶動、金融支持、社會化服務,建立產銷對接、銀企對接機制,組織多種形式的產銷對接會、品牌推介會等活動,提升產業影響力。
(二)建立飼草飼料體系
4.發展社會化服務組織。重點圍繞糧食生產核心區和肉羊大縣培育縣,引導成立規模化秸草“收、加、儲、運、銷”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完善基礎設施和裝備,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推動產銷有效對接。
5.擴大優質飼草生產。推廣優質青粗飼料資源開發利用技術,擴大青貯
玉米等優質飼草種植面積。推動糧改飼試點項目向肉羊大縣培育縣傾斜。合理開發草山、草坡等天然飼草資源,拓寬飼草來源,增加飼草供給。
6.推進秸稈飼料化利用。推廣秸稈青貯、微貯等加工技術,實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等項目,提高
小麥、
玉米、
花生等秸稈飼料化利用率。落實補貼政策,對秸稈撿拾打捆、飼草青貯、收割加工等
農機裝備購置應補盡補,提升機械化水平。
(三)健全加工流通體系
7.加強屠宰管理。規范肉羊屠宰,落實“集中屠宰、集中檢疫”管理制度。強化監督巡查和抽檢監測,嚴厲打擊屠宰病死羊、注水、使用違禁添加物等違法違規行為。
8.引進培育羊肉加工龍頭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引進肉羊加工屠宰大型龍頭企業,提升我市肉羊產業化發展水平。鼓勵支持屠宰加工龍頭企業與規模養殖企業成立產業聯盟,建立穩定的產、加、銷利益聯結機制,提高三產融合發展水平。發展羊肉精深加工,引導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特色產品研發,擴大預制菜、熟食制品等產品規模,增加休閑、便捷產品比重。
9.完善冷鏈物流。鼓勵屠宰加工企業建設冷卻庫、低溫分割車間等冷藏加工設施,配置冷鏈運輸設備。推動物流配送企業完善冷鏈配送體系,提高冷鏈配送能力,引導“運活羊”向“運羊肉”“運產品”轉變。
(四)完善疫病防控體系
10.嚴格落實疫病防控措施。加強基礎免疫、監測、排查、消毒等綜合性防控,持續做好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和布魯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支持種羊場和規模養殖場創建凈化場、無規定動物疫病小區,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11.強化檢疫和調運監管。建立防疫檢疫工作聯動機制,落實檢疫申報、落地報告、隔離觀察等制度,做到“應檢盡檢”。全面實施畜禽運輸車輛和人員備案制度,加強活羊跨區域調運監管。
12.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加強基層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將動物疫病防控納入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一體謀劃,健全體系、完善機構、配齊人員、保障經費,確保“活有人干、事有人管”。
(五)完善科技支撐體系
13.加強科技攻關。引導種羊企業與省內外重點農業院校、科研院所、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團隊合作,圍繞種業振興和肉羊養殖、飼草飼料、疫病防控等關鍵技術,開展技術研發、集成與示范,培育高產、生長速度快、羊肉品質好、抗病能力強等特點的肉羊新品種(系)。
14.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加快羊人工授精、全混合日糧飼喂、疫病防控等實用技術推廣,提高肉羊產業發展水平。鼓勵縣區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等方式,為中小養羊場戶提供繁育、飼喂、診療、防疫等全過程技術服務。
(六)建設現代營銷體系
15.拓展銷售渠道。充分利用電商平臺,實現線上線下有機結合,不斷擴大銷售規模。支持肉羊養殖加工企業與京東鶴壁特產館開展合作,發揮微信視頻號等第三方平臺的作用,全面帶動肉羊、羊肉產品步入“線上”、邁向“云端”,形成“電商+直播+品牌+配送”集成發展新路徑。
16.加快品牌培育。引導企業注冊商標,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鼓勵企業參加省內外
畜牧業交易博覽會和種業企業科技成果展,強化品牌宣傳推介,提高市場影響力。加快羊產業企業品牌和羊產品品牌培育,努力打造黃淮肉羊鶴壁品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將鶴壁市肉牛奶牛產業發展領導專班調整為鶴壁市牛羊產業發展領導專班,統籌推進羊產業高質量發展。各縣區要建立政府推動、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明確目標任務,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壓緊壓實責任,確保羊產業發展取得實效。
(二)加大財政支持。加大農業生產發展、動物防疫補助、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等涉農資金對羊產業發展的傾斜力度,重點支持種羊場建設、核心育種場創建、肉羊大縣培育、疫病防控、技術推廣等。對促進脫貧村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脫貧人口(含監測幫扶人口)穩定增收、聯農帶
農機制完善的羊產業項目,優先納入項目庫、優先安排銜接資金、優先實施。鼓勵各縣區使用專項債支持符合條件的羊產業項目。
(三)優化金融服務。加強與省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機構溝通,支持肉羊大縣培育縣建立羊產業風險補償資金和應急續貸周轉金資金池,爭取最優惠擔保費率;積極爭取上級部門貸款貼息,對培育縣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用于發展羊產業的貸款,按不高于2%給予貼息。支持脫貧戶、監測戶運用小額信貸發展養羊,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向羊產業幫帶企業發放精準扶貧企業貸。探索將基礎母羊、種羊納入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范圍,落實省財政以獎代補等政策。積極爭取現代農業、農業綜合開發、現代種業發展、世行綠色高質量發展等涉農投資基金,加大對羊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四)保障用地需求。發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引領作用,引導肉羊屠宰、加工項目在縣域內統籌布局,經批準可利用一般耕地、未利用地及低效閑置集體建設用地建設肉羊養殖設施。
(五)強化市場調控。加強羊產業生產跟蹤監測,定期發布市場監測信息,科學引導生產消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各類經營主體自覺維護和規范市場競爭秩序。
2023年7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